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83
编号:13601173
火法源流论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2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83
     2.8 烙法 烙法,又称火烙疗法,是用烧热的金属器械,烙烫病变局部组织,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关于烙法的文献记载,在晋《小品方》中有:“治有饮酒醉吐,牙后涌血射出,不能禁者,方取小钉,烧令赤,正注血孔上,一注即断。”又“疗眼肤肉生覆瞳子者方:取针烧令赤,灼著肤上,不过三烁缩也”。这里的“烁”即指烙法。晋代龚庆宣的《刘涓子鬼遗方》:“凡里有脓毒,诸药贴不破者,宜用熟铜针于油火上燎透,先用墨笔点却当头,后以铜针浅浅针入,随针而出脓者,顺也。”这种烧钉止血和燎针祛脓的方法虽未云“烙”,但其本质却暗含“烙法”的含义。唐《千金方》有以烧铁烙治瘭疽,《外台秘要》有烧桑刀烙治蛇咬伤的记载;明代的火烙疗法已用于治疗眼部疾患,如《本草纲目》:“烧铜匙柄熨烙眼弦内,去风退赤甚妙。”清代已出现火烙疗法的简图,如高文晋的《外科图说》;烙法此时已用于治疗口腔疾患,如赵濂的《医门补要》有记载以烙铁烙治“舌下累累疙瘩”及“舌根当中生肉毬如樱桃”者[7];近代《中医大辞典·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》有载以烙法治疗乳蛾、喉瘤等喉科疾患者。

    3 火疗八法的作用特点和相互关系

    3.1 炙、焫、熏、熨与灸法

    炙是烘烤之意,焫为烧灼之法。炙与火相离,焫与火相著;炙法的作用缓和,与火保持一定的距离,易于控制,不易损伤局部皮肤;焫法是直接烧灼患处,刺激强烈,不易控制,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和感染。

    熏法,是借助火的燃烧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挥出来,作用于患处。熨法则是对火温热特性的运用,起到类似“恒温”的作用;如器物熨,通过对石头瓦块的加热再作用于人体 ......
上一页1 2 3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040 字符